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關於「修辭需適合語境」的答客問

麗雲老師:
這兩天一直被"語境"這個詞困惑
在「語文教學新智能」這本書中p84頁第八行提到 :修辭須適應語境
語境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個詞從哪裡出現的 ?
剛好我看到前兩年國北的考古題 出現這兩個字
對於這兩則文字 只有一句話不同 實在需要高人指點 可不可以麻煩您為我解惑呢

何謂題旨、語境?請以下列兩則文字為比較分析的依據 說明題旨 語境對於修辭的表達效果的影響為何?再就個人教學經驗所知,進一步申述現行小學語文教學在修辭教學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之道。(30 分)
A. 秋天,樹葉黃了,枯了,快要脫落了。枯黃的葉子離開了枝頭,在風中飛舞著,含著笑告別充滿陽光的金秋。假如我是落葉,我願意很快地落在地上,又很快地被水溶化,然後鑽進又黑又香的泥土裡,盡情擁抱這些又大又小、又粗又細的樹根。
B. 秋天,樹葉黃了,枯了,快要脫落了。枯黃的葉子離開了枝頭,在風中飛舞著,它曾經有過的婆娑身影依然那麼動人。假如我是落葉,我願意很快地落在地上,又很快地被水溶化,然後鑽進又黑又香的泥土裡,盡情擁抱這些又大又小、又粗又細的樹根。
基隆 O芳 拜託


麗雲的回答:

語境指語文的情境。
修辭是讓語文產生美感的最佳方式與手段,所以,它屬於美學的範疇。
你要賞析文章,就可從此方面下手。
但,要注意:修辭不是表面雕琢文字而已,要適合語文表達的情感,配合情境。這就是 修辭須適應語境
例如:你明明要表達憂傷,卻使用了快樂之類的詞語或技巧,便是不合語境。
題旨是文章重點,是文章表達主旨。
下面二則文字,都是在說秋天的葉子凋落畫面,題旨相似。
但第一則使用了修辭技巧(轉化、映襯)
含著笑告別充滿陽光的金秋
讓葉子有了感恩與奉獻的心。使文章的旨趣大增。
每個生命的隕落一般都是憂傷不捨(第一、二則相同處),然秋葉能含笑告別,讓自己成為泥土的養分,滋養大地生命。這幾個字就道出這秋葉的偉大與不凡。
第二則,它曾經有過的婆娑身影依然那麼動人則只是懷念,傷春悲秋,對生命的不捨,對逝去的依戀。
(你遇到題目要善用相互比較法,比較它們異同處)

這二則比較時,我會將第一則和大陸的文章「選擇」相對照。
文章一使用修辭,整個題旨更富人性關懷,生命光輝顯現。
當然,搭配語境的適合使用才能造成最佳文學效果。

這是我一看到題目先想到的,你要再依此發揮。
先這樣囉~有問題再聯絡~加油
麗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