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2010年PISA閱讀評比

PISA評比出爐 兩岸三地華語閱讀台灣墊底
《親子天下》雜誌「2010年國中生閱讀」調查發現,九成老師同意應先培養學生思考判斷與資訊解讀的能力,卻有近五成老師仍以幫助學生通過基測為優先目標。

影響全球教育方向的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閱讀評比報告出爐,台灣在兩岸三地成績墊底,十五歲青少年的閱讀素養遠不及首次參加的上海,以及被稱為文化沙漠的香港。根據十二月《親子天下》雜誌調查也發現,雖有九成國語文專任老師同意語文科最重要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思考判斷與資訊解讀能力,但問到在國中課堂上「花最多時間」投入的目標,仍是「幫助學生通過基測」。語文的教學還停留在傳統的背誦記憶、字詞解釋與修辭的階段,只有3.5%的老師用大量時間培養學生蒐集、分析、整合資訊的能力。

PISA評比每三年舉辦一次,共六十八國參加,超過一百萬學生接受評量。《親子天下》雜誌以問卷調查國中國文老師教學現況,希望與國際趨勢對照,以找出台灣語文教育盲點。調查結果顯示,台灣語文教育走錯方向用錯力。當基測與國際評比都強調「能力」而非檢驗背誦性的「資訊」時,仍有高達七成五老師仍認為背誦與反覆練習,比較容易取得高分。

此外,調查也發現,目前國中國文課程設計中,絕大部分仍以文意理解(99.0%)、語詞解釋(98.5%)、形音義(96.6%)與修辭(93.7%)為主,其次是考試(82.2%)與背誦(68.1%)。反之,最符合「能力」指標,能訓練思考、判斷與表述能力的討論分享(63.2)、活動(10.9%),占比則明顯偏低。

即使現場老師十分費力,但因為用錯力氣,使得學生的語文能力並無顯著提升。《親子天下》雜誌指出,半數以上老師認為教學的最大挑戰是「學生語文能力低落」,所以老師準備更多教材、傳統記憶性的考試來提升學生的能力。「選擇題」式的標準答案教學方式主導了國文課教學,國中教師普遍透過「考試」來「教學」。但結果常是老師賣力教學,卻因成果不彰而更感挫折、無力。

今年PISA的報告分析與各種研究都顯示,閱讀動機是最能影響孩子閱讀能力的關鍵因素,重要性甚至超越家庭的社經狀況。反觀台灣的語文教育還在用反覆練習與背誦追尋「標準答案」,用錯力氣的教學方法,讓國中生缺乏歸納推論、詮釋整合、評估判斷的能力,也使台灣在兩岸三地的PISA閱讀評比上敬陪末座。

麗雲認為:
數字,其實是僅供教學參考罷了~它當然是個警訊,但教師也莫因此數字而灰心~所有的教學都無法立竿見影,只要用心教導孩子閱讀策略,陪伴孩子閱讀、領讀,涓滴還是能匯聚成汪洋!
我始終相信:推動閱讀的搖籃,就在身為父母、教師~我們掌中!

沒有留言: